本文打包重点:
美国国税局雇主资料显示,新一波创业潮将带动就业,主力来自南方各州。
但即便如此,美国经济前景仍要注意三大威胁:美中、美欧贸易情势、第二波疫情、7月后就业补助是否停止发放。
今天(6/29)的“一周夯财经”,关心的是诡谲难解的美国经济。
美国股市经过这几周震荡,景气仿佛掉入寒冬,但最近从国税局飞出一只大大的春燕,带来经济回春信号。
根据国税局申请“雇主识别号码”的件数,近日看到3月以来的第一次成长。
什么是雇主识别码?这是由美国国税局分配给在美国经营的商业实体的编码,通称为EIN。EIN增多了,代表美国新雇主变多了,雇主变多,意味著新的就业机会成长,对于整体经济当然是好消息。
就业才是硬道理历经疫情摧残,3月以来失业人数节节上升,让今年第一季的经济萎缩高达35%。但4月中以来,部分数据开始看到起色,虽然不是全面性的由黑转红,但无论是消费者开支、旅馆住房率,或是申请房贷的件数,都可以看到春燕来临。
此外,在美国股市上,过去几周,美国S&P指数持续上涨(上周末封盘前则是因为疫情数字而大跌),还一度引发质疑,认为挹注案撒出去的钱都去了股市。
不过,比起虚胖的股价,最近新出现的景气回春信号,更让人振奋,因为与就业市场直接相关。
根据《彭博商业周刊》的报导,由于美国南方各州受到疫情影响较为轻微,这些州已开始看到创业回潮。
上面提到的申请雇主识别号码的件数,在3月低档到最低点之后,近日大幅增加,雇主识别码上升速度最高的州,大多是南方的州,也就是疫情损害较不严重的州。
虽然部分州的感染确诊数仍在上升,由这些资料看来,美国经济正在由谷底攀升。
以失业数据来说,5月的失业率来到13.3%,由前一个月的14.7%往上攀升,让经济学家大感意外。在此同时,黑人组群的失业率仍持续往下探底,高达16.8%。
此外,美国零售数据,5月也同步上升,比起4月,整体零售产业销售足足攀高了17.8%。
而与申请雇主识别号码的件数相关的,大概就是新企业成立的数目,这也是经济学家和媒体目前关注的重点。
因为申请雇主识别号码的件数是为了申报税额才会申请,经济学家可以依此推估未来几个月新成立企业的家数以及这些企业将雇用多少人。
特别是“高倾向企业申请”(high-propensity business applications),向来被认为是劳动市场的领头羊,能够反映经济的健康状态。这些申请在部分州大为反弹,让经济学家又惊又喜,在亚特兰大市所在的佐治亚州,3月中到6月中,申请的件数甚至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
不过,根据《彭博》报导的分析,看待申请雇主识别号码的件数增加,有两个地方需要小心
首先,由于美国今年退税时间向后展延到7月15日,部分创业者很可能因此延后或暂缓申请雇主识别号码的申请,因而造成近期申请雇主识别号码大增。
《彭博》认为,申请雇主识别号码与就业紧密相关,3月时申请件数急剧下降,被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是经济衰退的重要指标。不过,最近的反弹却很少人谈,这是否意味:华尔街实在太过悲观了?
三大雷区,关切未来美国经济走向川普日前接受专访,释出“自己不会连任”的无奈,看看上述数据,情况或许没这么糟,回春的美国经济有机会挽救他的选情。
然而,美国经济仍有潜在危险,以下是三大值得注意的雷区。
地雷一:对中对欧贸易关系日趋紧张去年,美中关税大战牵动全球,今年初,美中一度达成协议,但美国疫情开始蔓延后,两国关系瞬间又回到冰点,从贸易对抗升温到地缘政治对抗,而这对全球经济来说绝对不是好消息。
更糟的是,美国和欧洲的贸易同时也传出警讯。就在两周前,美国宣布将从一个针对全球数码产业征税的计划中退出。如果美国退出,而欧洲继续对数码产业征税,美国很可能会对其他产业采取报复性征税,引爆美欧之间新一波贸易战争。
此外,11月美国总统大选逼近,川普为了连任,可能会对中国采取更强硬措施,从美国对中、对欧两个大市场的贸易关系来看,今年绝不会是平顺的一年。
地雷二:新冠疫情未平,持续影响消费者信心虽然纽约、纽泽西等早先疫情严重的州疫情渐渐趋缓,各种封锁逐渐放宽,但在亚利桑那、德州和佛州等地,疫情却有失控的趋势,就连西岸的奥勒冈州和加州疫情也尚未获得控制。
对于消费者来说,谨慎无疑是现在最好的策略,酒吧少去,吃东西回家吃不要上馆子。这样一来,势必重重影响消费市场,同样是未来经济潜在的威胁信号。
地雷三:7月底失业补助到期,国会是否继续埋单?4月时川普签署了一笔2.2万亿元经济援助方案。其中,针对挽救失业的部分,该方案在原有的失业补助下,增加每周600元额外失业救济金,由3月底至7月发放。
该方案适用对象包括所有在美国合法工作,但因为新冠肺炎而失业、被停薪留职的全职、兼职、自由工作者和自雇人士。另外,因为要照顾患病家人、照顾停学子女而停工的人,皆可申请补助。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这些钱对于休闲和零售等产业的雇工非常重要。但坏消息是,这笔补助即将在7月底划下句点,7月之后,国会会不会同意、继续给予补助?没有人知道。
国会是否会继续补助(或批准新一波挹注方案)取决于疫情发展。万一国会拒绝继续补助,可以想见,消费者将展开新一波撙节开支,又将重创消费市场。